在历史的长河里,50年只意味着弹指一瞬间;在人生的道路上,50年足以让少年生出华发。而对一个企业而言,50年代表着什么?
据了解,国内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在3年左右,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也只有40年。如此说来,50年的企业绝对是当之无愧的“老字号”。
今年正值建厂50华诞的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心连心公司”),厂区如画、供销两旺,蓬勃发展正青春。五十年走来征程似铁、岁月如歌,一百年画卷次第展开、美景在望。
8月19日起,河南日报为您讲述心连心的系列故事,首篇《不断奋力攀新高》,今日刊出系列之六《心连心 50年:而今迈步从头越》。
河南日报8月26日版样
50年,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心连心公司”)以探索者的姿态起步,以奋斗者的姿态前行,以胜利者的姿态走来。
接下来的路,心连心公司将以怎样的姿态走下去?
在采访的过程中,从领导到员工,心连心人的口径出奇地一致:“以前怎么走,今后还要怎么走!”
这就是心连心,提起自己的成绩也自豪、也骄傲,但他们会及时“清空”这些荣誉的“包袱”,随时做好轻装上阵的准备,这也是心连心公司保持青春和活力的秘诀。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当记者还在欣赏企业的成功果实时,50岁的心连心公司正把新的成功果实悄悄摘下,然后又踏上征程,向着下一个目标和胜利稳步迈进。
构建“大数据”,让心连心有颗“智慧芯”
你知道吗?心连心化肥也能像淘宝购物一样“一键购买”了!心连心公司搭建的大数据平台,使得化肥类农业用品也能体验快销品式的网购服务,改变了传统农资的购买渠道与方式。
据了解,近几年,心连心公司积极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,累计投资3000万元,进行全集团范围的信息化升级,以大数据中心作为企业经营的大脑,以数据决策,精准指导营销服务、供应链协同、生产制造、物流执行等工作的高效开展。
在生产制造上,利用OTS模拟仿真平台,进行工艺流程仿真,模拟生产状况、工艺系统、设备启停、故障处理,实现了生产控制培训前移。在每个分厂建立了调度中心,配备了自动控制系统。操作人员可根据生产工艺特点,远程操控现场设备,结合能源管理系统,实时采集能源消耗数据、工艺数据,及时客观分析,调整工艺操作,促进了能源消耗的降低,提高了综合能源利用率。
在营销服务上,以电子商城促进交易模式变革。客户可自主进行网上下单、在线支付、资金对账、物流查询、赊销管理等业务,随时随地获取公司在售产品信息、价格信息、库存信息、促销政策。系统自动校验库存可用量、客户资金授信情况,减少了客户与公司,与业务员的沟通成本。
心连心公司通过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,协同市场营销管理,打通市场一线与企业内部信息互通,也为一线市场业务人员提供智能营销平台。业务员可实时掌握客户经营情况、公司销售政策导向、精准分析市场行情趋势,促进业务人员由市场服务向市场管理的角色转变。
在搞好生产、经营、供应智能化基础上,心连心公司还积极做好物流运输智能化服务。该公司利用网络货运平台,整合社会车辆资源,在保证运力的情况下,通过干线运输竞价,运输轨迹监测,降低运输成本,控制运输风险。
通过数字化改造,心连心公司有了“智慧芯”,管理效能、生产效率、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得到持续提升。合成氨综合能耗由2013年的1093千克标煤/吨下降至2018年的1073千克标煤/吨,比国家能耗限额低427公斤标煤/吨,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2%。2013年—2018年,公司累计节约标准煤17.15万吨,累计减少CO2排放约42.75万吨,NOx约6572吨,SO2约12863吨,减排烟尘7831吨。
谈到下一步目标,心连心公司总经理张庆金说,心连心要继续坚持实施创新驱动、智能转型战略,以一个中心(大数据中心)为决策指导,两个融合(工业和信息化融合)为建设思路,三大改造(智能、绿色、技术)为工作抓手,建立互联互通的智慧企业,外部连接下游客户与上游供应商,内部连接计划、采购、人员、设备、产线、车间、工厂,形成企业内部之间,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,以数字化+智能化打造化肥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,从而引领化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。
创新三大“模式”,让心连心实现全面升级
我国化肥行业高质量发展进入爬坡过坎、攻坚克难的新阶段,传统氮肥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、破解转型难题?
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九届豫苏皖冀鲁5省化肥行业发展座谈会上,中国石化联合会副会长秦志强说:“心连心从实际出发,实施生产、营销、发展等模式化创新,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效果,值得借鉴。”
基地化模式发展,让心连心公司从简单复制到辐射一片。
所谓基地化模式,就是以合成氨生产基地为基础,在周边布局复合肥和BB肥(掺混肥)生产线,以复合肥和BB肥的低成本和多种产品,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。同时,以生产基地为中心,建立国内基地化销售网络,以顺畅的销售支撑生产的连续运行。
在新乡基地,心连心公司以合成氨为核心,建设了若干条复合肥生产线,在合理半径内布局了大量配肥站;在九江基地,设计之初就融入了基地化理念;新疆基地在现有复合肥的基础上,择机布局配肥站。
基地化模式,以尿素基地带动复合肥基地、复合肥基地带动配肥中心、配肥中心带动服务中心,并通过大数据中心和客服中心,建立系统化农化服务体系,满足了客户多元化需求。
“一头多尾”生产模式,让心连心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产品结构。
过去,心连心上游不掌握煤炭资源,下游无法掌控市场,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,盈利水平随着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而波动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,心连心公司以低成本的合成气为“头”,不断延伸下游产品,使下游不再是单一的普通尿素,逐步形成了“一头多尾”的生产格局。
2015年—2018年,心连心公司在新疆基地新增了2条年产12万吨三聚氰胺生产线;在新乡基地新增年产40万吨二甲醚和甲醇产品生产线,使产品调节能力增强,生产空间显著增大。同时,新乡基地1条年产能80万吨的生产线具备生产车用尿素的条件,可以在普通尿素价格偏低时转而生产附加值较高的车用尿素。
一体化营销模式,让心连心形成对市场的整体把控。
在心连心公司,县级营销服务中心不是一个简单的门店,而是构建系统营销服务体系的一个个前沿阵地。
心连心公司业务人员要通过营销服务中心来管理经销商、销售渠道和所辖范围内的心连心品牌,形成对市场的整体把控。同时,通过营销服务中心收集市场上所有种田大户的信息、客户的需求信息,以及市场上反馈过来的问题信息,对终端客户提供测土服务。随后,把这些信息汇总到公司的信息平台上,作为营销规划中心分析市场、产品配方改进、策划品牌、制订营销方案和优化管理模式的依据,通过营销服务中心打通终端客户和公司的沟通渠道,让企业资源可以更快更好地落实到为客户服务上。
“三大模式”创新,让心连心实现全面升级,盈利水平进一步增强。今年上半年,在化肥产品需求不旺、化工品价格下降明显的情况下,预计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,实现利税超过4亿元。
增强核心竞争力,让心连心的未来更美好
砥砺五十载,百年心连心。红红火火的心连心,科学健康发展的心连心,有着怎样的宏伟蓝图?再一个50年后,心连心会变成什么样?
心连心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刘兴旭说,心连心人不会讲什么豪言壮语,能做的、会做的,就是脚踏实地、一步一个脚印,以钉钉子的精神走下去。“我们会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让心连心的未来更美好!”
怎样增强核心竞争力?刘兴旭掰着手指一一道来。
把销售的过程当作树立品牌的过程。心连心公司在尿素行业中复合肥做得最好,在复合肥行业中尿素做得最好,这句看似玩笑的话道出了心连心公司最大的特点和优势。“我们有能力在尿素生产基地周围布局复合肥生产线,让尿素的低成本和复合肥的差异化相得益彰,用基地化的思路形成全国性的化肥销售网络。在销售过程中把这些优势发挥好,让消费者认可心连心的企业和产品,认可心连心品牌。”刘兴旭说。
把生产过程当成不断追求系统平衡、实现低成本的过程。把单一的生产线做成煤化工生产基地,全国布局基地化生产尿素,利用尿素优势在基地周边布局复合肥和掺混肥、水溶肥生产线,形成以煤气化为核心的“一头多尾”柔性生产循环经济园区,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保证相关化工品的低成本。这是心连心公司独有的模式,要把这种模式运行好。
把研发的过程当作引导市场消费的过程。差异化产品是与同行其他企业相比的差异化,是行业竞争的焦点。差异化产品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它涉及产品确定、市场预测、科学研究、设计和工艺生产准备、质量标准、设备投资、成本核算、市场销售等各方面的工作。一方面管理者要给研发人员创造出宽松的环境,允许失误,包容失败;另一方面要求研发人员既要长期坚守,又要耐得住寂寞。
把管理当作培养资源整合能力的过程。管理的关键在于理顺,把人理顺,使人尽其才;把物理顺,使物尽其用。各种资源之间存在高度的相互作用关系,管理最终是使人和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,形成自己独特的能力。使全体员工万众一心,形成奔腾的势能,推动企业向前进步。
“‘道可道,非常道’,要真正懂得经营的奥妙,必须不断去‘悟’。”刘兴旭说,心连心公司建厂50年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,具备了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。但要真正形成系统的核心竞争力,还需要全体员工继续努力,以诚信为基础,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,以一体化为基本原则,不断改善销售、生产、研发、管理,以百倍的信心勇往直前。
这就是心连心的领路人,淡然面对行业激烈的竞争和挑战,平静面对耀眼的成绩、辉煌的过往,无论逆境、顺境,都能保持初心、保持冷静——相信在他的带领下,在心连心公司6000名员工的共同努力下,心连心公司一定会不断做强做大,创造一个又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