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NEWS XINLIANXIN

河南日报:浓墨重彩写“传奇”——心连心筑梦辉煌系列报道之五
发布时间:2019-08-24 点击次数:15850 字号:T|T

在历史的长河里,50年只意味着弹指一瞬间;在人生的道路上,50年足以让少年生出华发。而对一个企业而言,50年代表着什么?

据了解,国内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在3年左右,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也只有40年。如此说来,50年的企业绝对是当之无愧的“老字号”。

今年正值建厂50华诞的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心连心公司”),厂区如画、供销两旺,蓬勃发展正青春。五十年走来征程似铁、岁月如歌,一百年画卷次第展开、美景在望。

8月19日起,河南日报为您讲述心连心的系列故事,首篇《不断奋力攀新高》,今天刊出系列之五《浓墨重彩写“传奇”》。

image.png

▷河南日报8月23日版样

在进入本世纪前,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心连心公司”)还只是一个小氮肥厂,在行业内30年名不见经传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心连心公司每年都有新项目,以令同行震惊的速度大步“快跑”,最终从一名“跟跑者”成了“领跑者”。如今,已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市公司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……

用不到20年的时间,把一个县办化肥厂变成国际上市公司,拿下一个又一个“中国之最”。心连心公司,是中国化肥行业当之无愧的传奇。

业内人士和企业员工都说,心连心公司之所以从内到外发生巨变,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成就,归功于传奇的企业掌舵人——企业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刘兴旭。

“可不敢这样说!”8月2日刚刚荣获第六届“新乡市道德模范”称号的刘兴旭连连摆手说,员工不断快速成长,企业才能持续发展。心连心公司的传奇,是广大员工共同书写的,这些可敬可爱的员工,才是真正的传奇!

刘兴旭说:“公司有一个已经去世10年的老员工,他叫张传奇,他的故事很传奇,他是传奇的心连心员工的典型代表。时至今日,他的传奇故事,还在激励着我们往更传奇的方向继续迈进!”

张传奇,很传奇

1973年,刚满17岁、初中未毕业的张传奇,踏进了新乡县七里营化肥厂的大门,成为一名普通的操作工。当时谁都没有想到,这个看上去一点都不“传奇”的小伙子,将在心连心公司绽放耀眼的光芒。

在被派到新乡市化肥厂培训期间,张传奇认真记着师傅操作的每个动作、每个细节,师傅巡检,他跟着;师傅坐下休息,他就在操作室外看流程。工段的每根管线、每个阀门、每台设备,他都无数次的看、无数次的思考、无数次地问,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。20多米的框架,夹杂着呛鼻的浓重氨味,他上上下下不知跑多少遍。不懂就想,想不明白就再看,反反复复,不想清楚不罢休,实在弄不懂才请教师傅解决。

image.png

▲张传奇(中)

这种不服输的好学精神,让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张传奇,很快就从同事中脱颖而出。

从黑色的原煤进炉制气,到白色的尿素颗粒包装出厂,这中间要经过20多道工序、40多个岗位,涉及上千台设备、上万个阀门,不同粗细的各种管道加起来有几万米,而且每个岗位的生产设备不同、工艺指标不同、操作难易程度不同,整个系统连接的管道就好比纵横交错的蜘蛛网,哪怕专业人士提起来也头发蒙。但张传奇对这些枯燥复杂的管道和阀门却能从兴趣十足,到了如指掌,“哪根筋连着哪里”他闭上眼睛一摸就清楚。

2004年,张传奇把原有造气炉的低压“筒装夹套”革新为高压“锥形夹套”,这一技改的直接效果是提高造气炉的制气效率,有效减少造气炉炉壁热量损失和造气下灰的返焦数量。仅此一项,每年就为心连心公司节约800多万元。这一创新性改造,从根本上解决了蒸汽分解率低的工艺“瓶颈”,使产气量大大提高,还推动了国内氮肥行业造气设备的升级换代,实现了全国造气工艺技术的巨大进步。张传奇的名字传遍全国化肥行业,被业界一致誉为“化工天才”和化肥专家。

在心连心公司的36年,张传奇共牵头完成160多项技术改造成果,小改小革不计其数,一次次降低了企业成本,推动了心连心公司生产长周期运行和技术进步。据统计,仅2004年至2008年,张传奇的企业专利和QC成果就达14项,每年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830万元。

36年里,张传奇从一个普通工人,从一个化肥生产的门外汉,一步步成长为企业的生产技术专家和优秀管理干部,先后担任调度、车间副主任及调度室主任、生产副厂长、生产部经理、一分厂厂长、总工助理等职务。张传奇无论在哪个岗位,都做到“干一行、爱一行、专一行、精一行”,多次被评选为岗位中的先进代表和模范人物。36年里,他先后荣获“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”,企业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劳动模范”“十大杰出人物”“建厂40周年心连心杰出贡献奖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
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,2009年11月22日,张传奇因病医治无效,走完了传奇的一生,终年只有54岁。

这里的“传奇”,还有很多

张传奇是传奇的心连心员工的缩影,在心连心公司,像张传奇这样的传奇员工还有很多。

1969年,17岁的李步文初中毕业来到了新乡县七里营化肥厂,放下铺盖卷就投入到搬砖和泥的基建队伍里。50年来,一步步从操作工到生产调度员、车间副主任、车间主任,又到车间支部书记、厂办副主任、总厂副厂长兼氮肥厂厂长、总厂常务副厂长,最后到心连心副董事长、常务副总经理等公司高层领导位置。2013年,时任公司监事会主席的李步文已经到了退休年龄,刘兴旭“三顾茅庐”,希望他出任负债率已达127%的公司下属子公司——玉源公司董事长。6年后,玉源公司产能已从3000吨糠醛变成了1万吨,从一个单一产品企业变成了多元企业,从一个负债4000多万元的“负企业”变成了年产值1.6亿元、利润4500多万元、税收1877万元的“富企业”。

茹正涛,原生产系统带头人,没有上过正规大学,但善于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到生产管理实践中,总结出了许多生产和技术的条例、规律。在心连心公司的厂区和工地里,茹正涛对行业和企业热爱而喊出的口号、标语,出现在文化墙和路标上;他制定的“4211”开车法,让心连心公司一次开车成功率达到100%,创造了全国开车纪录;他领导1000多员工人工检修设备,从停车到恢复生产,7天时间几十个工作面,每次开车时间和预计时间误差不超过1个小时。

image.png

总会计师闫蕴华,从全国企业总会计师中脱颖而出,当选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财务研究会主席,荣膺“中国总会计师贡献奖”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。

总工程师李玉顺,从一个技术员干起,一干就是38个春夏秋冬,以出色的成绩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同时兼任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。

姚元亭,一个数学专业的“化工门外汉”,干中学、学中干,30余年来像钉子一样咬定技术难题不放松,一步步成长为技术精湛、作风过硬的行业专家。

顾朝晖,从一名普通工人做起,一步一个脚印,在化肥生产领域埋头苦干,最终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。

还有坚守使命的徐豪,勇担责任的原林,身先士卒的张四东,精益求精的单吉友,务实创新的张宝珠,以身作则的李法昭……据了解,心连心员工QC攻关成果、技术创新硕果累累,获得国家专利224项,荣登“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”榜单。心连心高管分别担任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顾问、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、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财务研究会主席,多位高管荣膺行业杰出贡献奖、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动模范、“全国优秀管理者代表”等殊荣,他们的传奇故事说不完。

厚植土壤,让“传奇”成长

为啥心连心公司的传奇人物层出不穷?因为心连心有着适合员工成长成才的肥沃土壤。

为了厚植这块土壤,心连心用了3大“法宝”。

第一个“法宝”是党建。从刘兴旭进厂以来,领导班子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,2010年又把民主生活会开到了各个分厂。每年“七一”,都要评选先进支部和优秀党员,举行新党员宣誓、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。每年都有党员培训计划,董事长和总经理带头讲党课,集体到革命圣地接受党性教育……党委成员和经营领导双向交叉任职,切实做到了“围绕经营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”,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的党建新路子。

image.png

第二个“法宝”是军营文化。走进心连心公司,到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“军营风”:上下班时间会响起嘹亮的军号声,工装是清一色的“橄榄绿”,在厂区行走的员工会像军人一样自觉两人成排、三人成行……每周一雷打不动要列队举行升旗仪式,每年要举办一次军事会操,新员工入职前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军训。军营文化让广大员工令必行、禁必止,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,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。

“诚者,天之道也;思诚者,人之道也。”刘兴旭说,第三个“法宝”是“诚信”。

心连心是以“诚信”为核心文化的企业,不仅重视经营上的信誉,而且将诚信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来指导企业的一切,孜孜不倦追求事情的内在规律,锁定目标,专注重复,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。

心连心公司的诚信文化中,最重要的一条就是“对员工诚”,不断提升员工薪酬水平,实现了普通员工收入本地区一流、核心员工收入行业一流为内容的“两个一流”,实施各种激励,让全体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。

去年5月,心连心公司一次拿出3100余万元进行年度薪酬与福利的调整,全员普调,利润共享;倾向于低收入群体,基本消除3000元以下工资;提升倒班人员、值班人员、一线班组长待遇;提升节假日福利待遇和法定节假日加班待遇等。

企业视员工为亲人,员工就把企业当作家。对员工诚信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,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,让员工为企业创造效益从“要我做”变成了“我要做”。

如今,艰苦奋斗、爱岗敬业、超越自我的“传奇精神”也成了心连心公司的又一个“法宝”,激励着员工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
分享到: